恐怖片流派的历史:从古斯塔夫·卡尔·利伯到现代大片
自动翻译
恐怖文学源于古代故事、神话和传说,其中超自然生物会在听众和读者心中引发恐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间传说元素逐渐演变成探索人类深层恐惧的结构化作品。 恐怖文学的演变涵盖了文学、电影和其他媒介,创造了丰富的恐惧艺术表达历史。
文学体裁的起源
恐怖小说的正式发展始于18世纪,当时哥特式小说兴起。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城堡》(1764年)被认为是这一流派的开山之作。哥特式小说以阴暗的场景、神秘的事件以及持续的焦虑感为特征。
早期恐惧理论家
鲜为人知的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作家兼研究员古斯塔夫·卡尔·利贝(Gustav Karl Liebe)的贡献。在他的论文中,他分析了恐惧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利贝认为恐怖是一种宣泄的方式,它使人们能够在没有真正危险的情况下体验极端情绪。
他的“控制恐惧”理论预示了许多关于恐怖小说治疗功能的现代研究。此外,利贝还尝试创作旨在唤起读者特定情绪反应的短篇小说。这种方法在当时极具创新性,并预示了未来心理恐怖小说的发展。
哥特时代
18、19世纪的哥特式小说奠定了现代恐怖文学的基础。安妮·拉德克利夫、马修·格雷戈里·刘易斯和玛丽·雪莱的作品构成了这一流派的核心元素。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1818年)将哥特式传统与科幻小说相结合,塑造了一个反抗其创造者的人造怪物的原型。
埃德加·爱伦·坡与心理恐怖
埃德加·爱伦·坡彻底革新了恐怖类型,将重点从超自然现象的外在表现转移到内心的恐惧和疯狂状态。他的短篇小说《厄舍府的倒塌》(1839)、《红死病的面具》(1842)、《泄密的心》(1843)、《黑猫》(1843)和《一桶阿蒙蒂拉多》(1846),以及他的小说《楠塔基特的亚瑟·戈登·皮姆的故事》(1838)和诗歌《乌鸦》(1845),奠定了现代心理恐怖的基础。
爱伦·坡是第一位积极将心理元素融入其作品的作家。他探索的疯狂、内疚和偏执等主题后来成为恐怖小说的核心。他的影响几乎波及了所有后来的恐怖小说作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到19世纪末,恐怖小说类型已朝着多个方向发展。在英国,布拉姆·斯托克出版了《德古拉》(1897年),这部作品巩固了吸血鬼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并探讨了性、宗教和科学进步等主题。
在美国,罗伯特·钱伯斯 (Robert Chambers) 出版了《黄衣之王》(The King in Yellow, 1895),这部作品集对宇宙恐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强烈影响,宇宙恐怖小说是 H.P. 洛夫克拉夫特 (H.P. Lovecraft) 作品中蓬勃发展的一个子流派。
洛夫克拉夫特创作于20世纪上半叶,他创造了自己的宇宙恐怖神话。其理念是,人类只是浩瀚无垠、深不可测的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宇宙中栖息着超越人类理解的远古生物。他的作品《克苏鲁的呼唤》(1928年)、《印斯茅斯的阴影》(1936年)和《超越时间》(1936年)对这一流派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影中的恐怖片早期
自诞生以来,电影就一直探讨恐惧和焦虑的主题。19世纪末,包括乔治·梅里爱在内的早期电影制作人尝试描绘超自然和令人恐惧的画面。
默片
罗伯特·维纳(Robert Wiene)执导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20年)是首批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电影之一。该片运用扭曲的场景和不寻常的拍摄角度,营造出一种焦虑和疯狂的氛围。
其他重要的默片时期恐怖电影包括FW·茂瑙的《诺斯费拉图:恐怖交响曲》(1922年)、《德古拉》的非官方改编版、朗·钱尼主演的《歌剧魅影》(1925年)以及《猫和金丝雀》(1927年)。这些电影发展出了一种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恐怖视觉语言。
经典怪兽时代
1931年,环球影业发行了两部定义怪兽题材的电影:贝拉·卢戈西主演的《德古拉》和鲍里斯·卡洛夫主演的《弗兰肯斯坦》。这两部电影开启了经典怪兽电影的时代,并创造了一系列标志性的电影形象。
《科学怪人》是恐怖片中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票房成功之作,票房收入达1200万美元。它的成功证明了恐怖片的商业潜力,并催生了一系列经典怪兽电影,包括《木乃伊》(1932年)、《隐形人》(1933年)、《科学怪人的新娘》(1935年)和《狼人》(1941年)。
这些电影塑造了至今仍为人熟知且影响深远的怪兽形象原型,并确立了诸多类型的惯例:哥特式氛围、令人恐惧又令人同情的悲剧怪兽、以及科学与超自然力量的对抗。
战后时期和原子恐怖
二战后,恐怖片开始反映人们对原子时代和冷战的新恐惧。《他们!》(1954年)讲述了因辐射而变异的巨型蚂蚁,《哥斯拉》(1954年)和《天外魔花》(1956年)都运用恐怖元素,表达了人们对核威胁、共产主义和墨守成规的焦虑。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英国汉默电影制片公司(Hammer Film Productions)重燃了人们对哥特式恐怖片的兴趣,推出了一系列以德古拉、弗兰肯斯坦和其他经典怪物为主题的电影,这些电影色彩鲜艳,暴力和性爱描写也更加露骨。由克里斯托弗·李和彼得·库欣主演的电影,例如《科学怪人的诅咒》(1957年)和《德古拉》(1958年),都取得了票房成功,并对这一类型片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恐怖革命
心理恐怖
1960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发行了《惊魂记》,彻底革新了恐怖片类型。希区柯克将恐怖元素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并塑造了一种新型反派:心理不稳定、缺乏超自然力量的反派。《惊魂记》票房收入达5000万美元,成为当时票房最高的恐怖片。
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电影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类型的界限。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罗斯玛丽的婴儿》(1968年)巧妙地利用了都市偏执和宗教恐惧,讲述了一位妇女担心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会被撒旦教徒吞噬的故事。这部电影票房收入超过3300万美元,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现代僵尸电影的诞生
乔治·A·罗梅罗执导的《活死人之夜》(1968年)开创了现代僵尸的概念,并运用恐怖题材来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尽管这部电影最初遭到影评人的批评,但它后来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并对恐怖题材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教恐怖
1973年,威廉·弗莱德金执导的《驱魔人》将震撼的视觉效果与深刻的情感和宗教主题完美融合,为恐怖电影树立了新标杆。该片全球票房收入超过4.3亿美元,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发了群体恐慌和宗教争议。
杀戮狂的诞生
1974年,托比·霍珀执导的《德州电锯杀人狂》开创了更为粗粝、更现实的恐怖片风格,而约翰·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1978年)则开创了杀戮片类型 — — 讲述连环杀手跟踪受害者(通常是年轻受害者)的故事。《月光光心慌慌》的制作成本仅为30万美元,但全球票房却高达7000万美元,证明了低成本恐怖片也能带来巨额利润。
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恐怖片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通常被称为恐怖电影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标志性的恐怖电影系列和导演,他们定义了恐怖电影类型,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奠定了其地位。
恐怖大片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凭借《大白鲨》(1975年)打造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暑期恐怖大片。该片全球票房超过4.7亿美元,为大制作恐怖片树立了新的标杆。
1976 年的《凶兆》对宗教恐怖进行了另一种诠释,1979 年,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将恐怖与科幻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系列电影之一。
杀戮时代
20世纪80年代是恐怖片和逼真特效的时代。像《十三号星期五》(始于1980年)、《猛鬼街》(1984年)和《鬼玩人》(1981年)这样的系列电影定义了这十年的审美。杰森·沃赫斯、弗莱迪·克鲁格和其他银幕杀手成为了流行文化的偶像。
与美国主流电影同步发展的意大利恐怖电影也蓬勃发展,以达里奥·阿基多、卢西奥·弗尔兹和马里奥·巴瓦的作品为代表。这些导演创造了独特的美学风格,影响了世界恐怖电影。
家庭恐怖
《鬼驱人》(1982 年)由斯皮尔伯格制作、托比·霍珀执导,将传统鬼片元素与现代特效和家庭剧相结合,票房收入超过 1.21 亿美元。
《小精灵》(1984 年)和《甲壳虫汁》(1988 年)将恐怖与喜剧融为一体,扩大了该类型片的观众群,并证明了其多样性和灵活性。
20 世纪 90 年代和 21 世纪的流派转型
恐怖片类型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一段转型期。在20世纪80年代,杀人狂题材的电影市场饱和之后,观众开始要求新的拍摄手法和理念。
恐怖和戏剧
《沉默的羔羊》(1991年)将恐怖、惊悚和剧情融为一体,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全球票房收入超过2.75亿美元。这部电影提升了恐怖片的知名度,并展现了其艺术潜力。
1994 年,根据安妮·赖斯的畅销小说改编的《夜访吸血鬼》票房收入超过 2.23 亿美元,呈现了更加复杂和浪漫的吸血鬼形象。
杀戮狂复兴
韦斯·克雷文的《惊声尖叫》(1996)通过加入自我意识和戏仿元素,重新定义了杀戮片类型。它开创了一个成功的系列,并影响了一代恐怖电影。
该流派的转折点
1999年,M·奈特·沙马兰执导的《第六感》和《女巫布莱尔》展现了重塑这一类型的不同方法。《第六感》以其著名的剧情反转,票房收入超过6.72亿美元,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制作成本仅为6万美元的《女巫布莱尔》则收获了近2.5亿美元的票房,开创了伪纪录片恐怖片这一子类型。
亚洲恐怖的影响
21 世纪初,亚洲恐怖片的影响催生了美国翻拍的影片,如《午夜凶铃》(2002 年)和《咒怨》(2004 年),这些影片带来了新的审美,并强调氛围而非明显的暴力。
重新思考格式
改编自同名电子游戏的电影《寂静岭》(2006)展现了游戏文化对恐怖电影日益增长的影响。同一时期,罗伯·僵尸(《千尸屋》,2003)和伊莱·罗斯(《人皮客栈》,2005)等导演掀起了一股新的极端恐怖浪潮,其特点是暴力画面和黑暗氛围。
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2007 年)将世界末日后的科幻元素与恐怖元素相结合,票房收入超过 5.85 亿美元,成为当时票房最高的恐怖电影之一。
现代恐怖:新趋势和大片
2010 年代,恐怖片无论在商业上还是艺术上都迎来了复兴,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新导演,带来了新的想法和方法。
超自然恐怖系列
温子仁凭借《招魂》(2013)和《潜伏》系列电影,开创了超自然恐怖电影的新浪潮,将传统的惊悚元素与精心设计的神话故事和情感共鸣巧妙融合。《招魂》以2000万美元的预算获得了超过3.2亿美元的票房,其续集《招魂2》(2016)的票房甚至更高,达到了3.22亿美元。
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2017年,根据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电影《小丑回魂》打破了恐怖片的票房纪录,全球票房收入达7.04亿美元。续集《小丑回魂2》(2019年)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票房收入达4.73亿美元。
社会恐怖
乔丹·皮尔凭借《逃出绝命镇》(2017)和《我们》(2019)展现了如何用恐怖来探讨社会和种族问题。《逃出绝命镇》以450万美元的预算获得了超过2.55亿美元的票房,并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多项奥斯卡提名。
新概念
约翰·卡拉辛斯基执导的《寂静之地》(2018)首次引入了怪物对声音做出反应的概念,以1700万美元的预算获得了超过3.4亿美元的票房。它的成功催生了续集和前传的拍摄。
2018 年,新版《月光光心慌慌》取消了之前的所有续集,直接延续了 1978 年的原版电影,票房收入接近 2.6 亿美元,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这个经典系列的兴趣。
艺术恐怖片
凭借《遗传厄运》(2018 年)和《仲夏夜惊魂》(2019 年),阿里·阿斯特已成为“崇高恐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 — 这种恐怖电影注重氛围、象征意义和存在主义主题。
最新趋势
2022 年,《微笑》以 1700 万美元的预算获得了超过 2.17 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证明了该类型电影持续的商业可行性。
2023 年,根据热门视频游戏改编的电影《玩具熊的五夜后宫》大获成功,票房收入接近 2.97 亿美元。
您无法评论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