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在埃及海岸发现了一个沉没的古代港口。
自动翻译
这座沉没的港口在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统治时期曾活跃过。这一发现可能使研究人员更接近解开这位传奇女王陵墓之谜。

水下港口开放
由国家地理探险家凯瑟琳·马丁内斯和发现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海洋考古学家罗伯特·巴拉德率领的考古学家团队,在塔波西里斯·马格纳神庙遗址附近的地中海发现了大型水下结构。该遗址位于亚历山大以西约48公里处。
埃及旅游和文物部于2025年9月18日正式宣布了这一发现。现场发现了巨大的石砌结构,这些结构排列成行,高度超过6米。考古学家记录了抛光的石地板、水泥砌块、柱子,以及大量的锚和双耳陶罐 — — 用于储存和运输货物的陶瓷容器。
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名誉高级科学家巴拉德对这一发现评论道:“我在这个地区工作了50年,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这显然是人造的。” 所有发现的文物都可追溯到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证实了该港口在公元前30年代就已活跃使用。
与塔波西里斯·麦格纳神庙的联系
该港口的发现得益于此前发现的一条1.3公里长的地下隧道,马丁内斯和她的团队于2022年发现了这条隧道。这条隧道位于地下约12米处,据信连接着塔波西里斯·马格纳神庙和海岸。在挖掘隧道的过程中,发现了托勒密时期的陶瓷器皿和陶器。
这座神庙建筑群本身由法老托勒密二世费拉德尔菲斯于公元前280年至270年间建造。“塔波西里斯·马格纳”(Taposiris Magna)意为“奥西里斯的伟大陵墓”,彰显了该遗址的宗教意义。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说法,这座神庙标志着神奥西里斯的陵墓。
该建筑群曾是祭拜奥西里斯和伊西斯的重要中心。考古发掘揭示了埃及和希腊神庙建筑风格的独特融合:一座采用多立克柱式的希腊化神殿坐落在一座典型的埃及塔门内,周围环绕着围墙。在神庙内还发现了一百多面多立克柱式鼓。
凯瑟琳·马丁内斯的理论
多米尼加考古学家凯瑟琳·马丁内斯(Kathleen Martinez)拥有法学学位,她花了20年时间寻找克利奥帕特拉的陵墓。她运用法医调查技术,探究了这位女王、她的盟友和对手的性格。马丁内斯推测,极具战略眼光的克利奥帕特拉可能策划了一场通过隐藏隧道进行的秘密埋葬。
自2002年以来,马丁内斯的探险队在塔波西里斯·马格纳发现了27座墓穴,其中20座是拱形石棺,部分埋藏在地下。墓穴内发现了10具木乃伊,其中两具覆有金箔。墓葬风格表明属于希腊罗马时期。
2024年12月,马丁内斯率领的埃及-多米尼加代表团报告了在神庙南墙下发现的新发现。他们发现了包含托勒密王朝晚期陪葬品和祭祀用品的地基沉积物。其中包括一尊戴着王冠的女性大理石雕像和一尊戴着尼米斯头饰的国王半身像。
马丁内斯认为这座大理石雕像描绘的可能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尽管一些考古学家对此表示质疑。此外,还发现了337枚硬币,其中许多硬币上刻有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肖像,以及仪式用陶器、油灯、石灰石容器和青铜雕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枚献给女神哈索尔的青铜戒指,以及一个刻有“拉的正义已得到伸张”字样的圣甲虫形护身符。
克利奥帕特拉之死的历史背景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于公元前69年或70年出生于亚历山大,成为埃及托勒密王国的最后一位统治者。她于公元前30年8月10日或12日去世,标志着希腊化时期的结束和罗马统治埃及的开始。
导致她死亡的事件发展迅速。公元前31年,罗马将军屋大维在希腊西海岸的亚克兴海战中,以决定性的海战战胜了马克·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军队。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突破敌军防线,逃往亚历山大。
几个月后,屋大维的罗马军队抵达城门。克利奥帕特拉将她的宝藏存放在陵墓中,并威胁说,如果屋大维不谈判,她将烧毁这些宝藏。然而,公元前30年8月1日,安东尼的舰队和骑兵不战而降。
据普鲁塔克记载,克利奥帕特拉与她最亲密的仆人藏在自己的陵墓中,并向安东尼发出了一条谎称自己自杀的消息。安东尼绝望之下,用剑刺穿了自己的腹部。奄奄一息的安东尼被抬到克利奥帕特拉的陵墓,在那里去世,享年53岁。
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曾描述,安东尼死后,克利奥帕特拉被囚禁在陵墓中。屋大维允许她为安东尼进行防腐处理,并将其葬于自己的墓穴中,之后女王被护送回宫。不久之后,克利奥帕特拉在39岁时自杀身亡。
传统上,人们认为克利奥帕特拉是让自己被埃及眼镜蛇咬伤的。然而,罗马作家斯特拉博、普鲁塔克和卡西乌斯·狄奥却写道,她用毒药或尖锐物体(例如发夹)毒死了自己。现代学者对古代蛇咬伤记载的真实性存在争议,并推测屋大维可能强迫她以她选择的方式自杀。
屋大维下令将克利奥帕特拉和马克·安东尼合葬,以符合皇室成员的礼仪。古代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和苏埃托尼乌斯声称,屋大维完成了未完工的陵墓,并以隆重的仪式安葬了他们。卡西乌斯·狄奥提到,克利奥帕特拉去世时陵墓的上部尚未完全完工,两人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了防腐处理,并葬于同一座陵墓中。
关于墓地的争议
克利奥帕特拉陵墓的所在地一直是考古学界最大的谜团之一。普鲁塔克指出,陵墓位于伊西斯神庙附近。他和卡西乌斯·狄奥描述了克利奥帕特拉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是如何往返于宫殿和陵墓之间的。斯特拉博和尼基乌主教约翰则将她的宫殿定位在安提罗多斯岛上。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座陵墓位于亚历山大市中心,而不是距城48公里的地方。批评马丁内斯理论的人指出,垂死的马克·安东尼必须将他的仆人运送到塔波西里斯·马格纳大约十个小时,这不太可能。同样令人怀疑的是,屋大维是否会允许被他囚禁的克利奥帕特拉进行如此长途的旅程。
法国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奥花了25年时间对亚历山大湾进行地球物理勘测。他在水下发现了许多托勒密王朝的建筑 — — 有些位于水深超过5米,有些则位于更深的沉积层之下。戈迪奥确认,沉没的安提罗多斯岛(Antirhodos)上曾有一座宫殿遗迹,其中珍藏着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时期的文物,以及一座伊西斯神庙。他认为,克利奥帕特拉的陵墓可能位于沉没的安提罗多斯岛上,位于宫殿和伊西斯神庙之间。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该墓穴的遗迹最有可能位于现代亚历山大圣马可大教堂的地下。
公元365年的灾难
公元365年7月21日,克里特岛附近发生地震,引发海啸,摧毁了埃及北部海岸。罗马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马塞利努斯对这场灾难留下了详细的描述,清晰地区分了海啸的三个主要阶段:最初的地震、海水的突然后退,以及随后席卷陆地的巨浪。
马塞利努斯写道,雷电过后,整个大地震动,海水退去,海水退去,露出了海床。人们得以在海底行走,徒手捕鱼。许多船只最终搁浅在陆地上。随后,海水卷土重来,发出巨大的轰鸣,冲击着岛屿和大片陆地,摧毁了无数城市建筑。
亚历山大大主教阿塔纳修斯作证说,地震发生在埃及历法埃皮菲月27日,即7月21日。海水从东部退去,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和巨大损失。公元9世纪,圣乔治写道,在亚历山大,人们发现船只漂浮在陆地上,仿佛漂浮在陆地上,人们纷纷前来见证这一奇迹,但随后海水又涨到离谱的高度,淹没了5万人。
这场灾难性事件导致港口和潜在的陵墓被淹没。随后几个世纪,持续的地震活动和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导致亚历山大附近北部海岸的整座城市被淹没,其中包括托尼斯-赫拉克利翁和卡诺普斯。
搜索方法
巴拉德绘制了一张覆盖约10公里重要区域的综合技术地图。地图包含港口、水下海岸线和其他水下结构的详细图像。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区域被命名为“萨拉姆5号”,其中包含几座高大、平坦的矩形石砌结构。
潜水员在该地区塔波西里斯·马格纳神庙的残破雕像中发现了一个基座。附近还有另一个由三根柱子组成的石砌建筑,被称为“三姐妹”。根据他们绘制的地图,马丁内斯和她的团队开始使用钻机和潜水员进行新的挖掘,重点关注“萨拉姆5号”区域。
马丁内斯强调,在塔波西里斯·马格纳神庙沉没部分周围进行的初步水下探索已经发现了人类骨骼和大量文物。“这座港口在克利奥帕特拉时期以及更早的王朝初期就已投入运营,”她说道。
该地点的宗教意义
塔波西里斯·马格纳位于马雷奥蒂斯湖的一条可通航支流上。这座神庙及其周边城市曾是跨湖运输货物的加工中心,同时也是陆路贸易路线货物的接收枢纽,之后再将其运往亚历山大。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亚历山大城建立后,塔波西里斯·马格纳城成为霍亚克宗教节日的中心。这个与奥西里斯神秘仪式相关的节日,在尼罗河洪水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举行。
通往神庙建筑群的正门是一座41米长的大型塔门,南北走向,朝东。在神庙外发现了一座墓地,内有众多希腊罗马风格的木乃伊。时任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的扎希亚·哈瓦斯指出,这些木乃伊的埋葬方向正对着神庙,这表明神庙内埋葬着一位重要的皇室人物。
进一步研究的前景
沉没港口的发现成为了国家地理纪录片《克利奥帕特拉的最后秘密》的主题。该片于2025年9月25日在国家地理频道首播,并于次日在Disney+和Hulu上线。这一发现为马丁内斯的假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即克利奥帕特拉的遗体在公元前30年去世后被运往塔波西里斯·马格纳。
根据马丁内斯的理论,女王的遗体可能被通过一条地下隧道运送到港口,然后埋葬在一个秘密地点。公元365年发生的毁灭性地震和海啸之后,港口和潜在的陵墓都被淹没了。
巴拉德宣布这一发现:“我们找到了它,隧道直接指向它。” 马丁内斯决心继续在陆地和水下进行搜寻。“这是一项伟大事业的开始,”她强调道。
“没人能让我相信克利奥帕特拉的陵墓不在塔波西里斯·马格纳,”马丁内斯断言道。“要这么说,你就得把整个遗址都挖掘一遍,却仍然一无所获。”这位考古学家宣称:“我不会停下来。”她相信克利奥帕特拉的陵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近了,并补充道:“对我来说,这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发现的意义
发现的港口位于地下12米深处。在塔波西里斯·马格纳(Taposiris Magna)海岸几公里处发现的锚、双耳细颈罐和内陆港口遗迹,为以下假设提供了有力证据:这座神庙可能是克利奥帕特拉和她的情人马克·安东尼的合葬地。
这一发现不仅具有考古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古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死实际上结束了罗马共和国三头执政官屋大维和安东尼之间的最后内战。她的自杀使她避免了在罗马人庆祝屋大维军事胜利的凯旋仪式上被俘的耻辱。
屋大维下令在埃及刺杀克利奥帕特拉之子凯撒里昂(又名托勒密十五世),但饶恕了她与安东尼所生的孩子,并将他们带到罗马。克利奥帕特拉之死标志着希腊化时期和托勒密王朝在埃及统治的结束,以及罗马埃及的开始,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您无法评论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