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如何成为艺术
自动翻译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人类已知其存在已有数千年。它的基础材料是粘合剂、水和填料的混合物。通常情况下,水泥起着粘合剂的作用。这种混合物硬化后会形成坚固的砾石。 最初,混凝土的价值仅仅在于其功能性:它能够建造几乎任何形状的坚固耐用的结构(关于其形状多样性,请访问:klvrt.com)。这种纯粹的实用材料似乎与艺术作品相去甚远,但它的历史却远比艺术作品复杂而有趣。

起源:古代实验
现代混凝土的前身早在古代就已出现。许多文明都曾尝试过使用粘合剂:例如,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曾使用石膏和石灰将石块粘合在一起。然而,最接近现代成分的材料却是在古罗马发明的。罗马人发现了火山灰 — — 火山灰的独特性质。他们将其与石灰、水和碎石混合,制成了 罗马混凝土(opus caementicium)。这种材料在建筑领域掀起了一场真正的革命:它非常耐用,即使在水下也能硬化。罗马人用它来建造渡槽、浴室和宏伟的神庙,包括万神殿。万神殿巨大的穹顶大约在公元128年用混凝土浇筑而成,至今仍是无与伦比的工程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无钢筋混凝土穹顶。
被遗忘的秘密与重生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许多生产优质混凝土的秘诀也随之失传。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材料被谨慎使用,且缺乏相应的技艺。直到18世纪,它才开始全面复兴。英国工程师约翰·斯米顿和詹姆斯·帕克分别进行实验,寻找一种耐用的水硬性粘合剂。斯米顿在参与埃迪斯通灯塔的建造过程中,发现了石灰石中粘土含量在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1796年,帕克获得了从粘土泥灰岩中提取的所谓“罗马水泥”的专利。这些研究为现代波特兰水泥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824年,英国石匠约瑟夫·阿斯普丁发明了现代波特兰水泥。他获得了一种颜色和强度与波特兰岛著名建筑石材相似的材料。
19-20世纪的技术飞跃
工业革命和水泥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混凝土的演变。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钢筋混凝土 — — 一种将受压的混凝土和受拉的钢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材料。尽管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尔早在1867年就为制造花园盆申请了专利,但这种材料的真正潜力最终被工程师们发掘出来,其中主要包括弗朗索瓦·亨尼比克和奥古斯特·佩雷。他们开发了第一批可靠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计算方法和技术。
钢筋混凝土将建筑从厚重承重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它能够创造出巨大的开放空间和轻盈而坚固的结构,从而彻底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混凝土不再仅仅是填充物 — — 它本身就成为了承重结构和主要的表现形式。
伟大项目的材料
混凝土成为现代主义和野兽派建筑的语言。20世纪的建筑师们对其可塑性、宏伟气势以及朴实无华的质感赞不绝口。奥古斯特·佩雷建造了勒兰西圣母院,这是历史上第一座完全由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教堂。勒·柯布西耶受佩雷的启发,创作了萨伏伊别墅和马赛公寓等现代主义标志性建筑。在巴西,奥斯卡·尼迈耶运用混凝土的可塑性,为该国首都的国会大厦打造了令人惊叹的未来主义造型。美国的胡佛水坝和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都是工程巨擘,展现了混凝土巨大的力量和美学潜力。
苏联和俄罗斯的混凝土
在俄罗斯和苏联,混凝土在大型项目中也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莫斯科斯大林设计的摩天大楼、奥斯坦金诺电视塔、伏尔加河水电站、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 — — 所有这些都是苏联时代的混凝土象征。这种材料成为大规模板式住宅建设的基础,使得在短时间内建造整个城区成为可能。
在现代俄罗斯,混凝土仍然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它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中 — — 桥梁、道路、机场建设 — — 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筑师们也不断探索其在新标志性建筑中的表现力。例如,在莫斯科“萨拉耶沃”和“拉斯卡佐夫卡”地铁站,原始的混凝土表面成为室内设计的重要元素。
“具体艺术”的诞生
与建筑并行,混凝土也渗透到了纯艺术领域,尽管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像表面那么明显。区分作为一种材料的混凝土与作为一种艺术运动的具体艺术至关重要。
“具体艺术”一词由艺术家西奥·凡·杜斯堡于1930年提出。他宣称,艺术创作完全摆脱了对自然和象征主义的模仿。其基础仅以抽象元素为基础:线条、平面和色彩。这种艺术并非从现实中“抽象”,而是本身就是一种“具体的”现实。这场运动的宣言由瑞士艺术家马克斯·比尔于1944年发表。尽管该运动的名称源自拉丁语“ concretus”(意为“浓缩的”、“材料”),而非英语中的“ 混凝土”,但正是这种材料,凭借其巨大的体积和可塑性,成为了许多从事此类及相关风格雕塑家的首选媒介。
混凝土作为艺术媒介
雕塑家们很快就欣赏到了混凝土的独特性能。它使他们能够铸造复杂的整体造型,而无需像青铜或大理石那样使用昂贵而复杂的设备。它的纹理 — — 从粗糙不平到光滑抛光 — — 开辟了广阔的表现可能性。艺术家们开始尝试使用颜料,直接在混凝土上着色。因此,混凝土成为了一种易于获取且价格合理的纪念性雕塑创作材料。
世界各地出现了由混凝土抽象雕塑组成的整座公园。这些雕塑常常与建筑和景观产生对话,形成一个统一的艺术环境。混凝土不再隐藏在石膏或油漆之下 — — 它自身的表面成为了独立的美学价值。
俄罗斯艺术家和混凝土
混凝土在俄罗斯艺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苏联艺术家积极运用混凝土创作纪念碑。许多纪念卫国战争的纪念碑都由混凝土制成,其中包括伏尔加格勒著名的“祖国在召唤!”纪念碑。雕塑家恩斯特·涅兹维斯特尼经常运用混凝土创作其力量强大、富有表现力且富有哲学意义的作品。
当代俄罗斯艺术家持续探索这种材料。他们既创作大型公共空间装置,也创作私密物品。混凝土的质感、重量和触手可及的冰冷感成为艺术表达的一部分,让我们得以探讨力量与脆弱、永恒与时间的主题。
现代材料视野
技术发展永不停歇。如今,新型混凝土层出不穷:自密实混凝土、添加增强纤维的纤维混凝土、超高强度混凝土(UHPC)。这些混凝土使建筑师能够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纤薄、优雅、精致的结构。所谓的“建筑混凝土”( 拱形混凝土)也拥有丰富的装饰潜力:它可以被赋予各种纹理、颜色和雕刻图案。
开发低碳环保的混凝土正成为主流趋势。艺术家们不仅运用这种材料来表达其形态,也将其用于概念表达,探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时间本身等主题。混凝土曾经象征着粗暴的功利主义,如今却能够表达最微妙、最复杂的理念。
从功能性到诗意性
混凝土之路始于罗马的渡槽,最终引领它走向现代艺术的殿堂。这种材料已证明其惊人的多功能性和无穷的表现力。它不仅在物理上,也在美学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如今,混凝土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强度,还在于其可塑性和真实的质感。混凝土的表面留有模板的痕迹、大师的触感和岁月的流逝。人们已经学会在其冰冷的外表下发现真实与美。它已成为工程、建筑和艺术对话的正式参与者,其未来完全取决于新技术和创造者无限的想象力。